企業檢索: | 文章檢索: | ![]() |
內蒙古自治區公安機關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監督檢查規定(試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監督檢查工作,規范監督檢查行為,保障相關法規的實施,依據《內蒙古自治區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于公安機關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管理部門(以下簡稱“公安技防管理部門”)依法對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個人等遵守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管理法律法規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三條 盟市公安技防管理部門負責本轄區安全技術防范工作的監督檢查,確定本轄區公共安全技術防范重點單位,并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對本轄區的違反《條例》行為實行分級管理。上級公安技防管理部門對下級公安技防管理部門實施安全技術防范監督檢查的活動進行監督和指導。
第四條 公安技防管理部門從事技防監督檢查的人員應當經過自治區公安廳技防辦統一培訓、考試,取得公共安全技術防范執法證后持證上崗。
第二章 檢查對象及方法
第五條 公安技防管理部門進行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監督檢查的對象主要有:
(一)對應當安裝技防產品或技防系統的單位(場所)進行監督檢查;
(二)對實行生產登記制度的技防產品生產企業進行檢查;
(三)對技防產品的銷售單位或個人進行檢查;
(四)對使用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單位(場所)進行日常檢查;
(五)對從事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設計、施工、監理和維修單位進行檢查;
(六)對影響技防系統使用的行為進行查處;
(七)對非法安裝、使用技防產品、技防系統,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行為進行查處;
(八)對舉報、投訴、移交的違反《條例》行為進行查處;
(九)對其他需要安裝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產品或系統的場所進行檢查。
第六條 公安技防管理部門應當根據本地區的特點,結合重大節日、重大活動等安全保衛需要,將檢查活動分為日常檢查和集中檢查。
自治區公安技防管理部門可以根據需要組織統一檢查。
第七條 公安技防管理部門對被檢查單位和個人進行監督檢查時,可以事先通知。
第三章 檢查的內容
第八條 公安技防管理部門進行監督檢查,應包括下列內容:
(一)對應當安裝技防產品或技防系統的單位(場所)進行檢查,檢查其是否按要求安裝了符合標準的技防產品或技防系統,是否按照《條例》的規定進行了技防工程技術方案論證、竣工檢測、驗收;
(二)對實行生產登記制度的技防產品生產企業進行檢查,檢查其是否按規定進行了生產登記備案;
(三)對技防產品的銷售單位或個人進行檢查,檢查其是否建立進貨驗證制度,銷售單位或個人是否備案登記,銷售的實行生產登記制度的技防產品是否經公安機關批準生產登記;
(四)對使用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單位(場所)進行的日常檢查按照《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檢查記錄表》(一)、(二)的檢查內容進行;
(五)對從事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設計、施工、監理和維修單位進行檢查,檢查其是否具備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是否向自治區公安廳備案登記;
(六)對影響技防系統使用的行為按照《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的內容進行查處;
(七)對非法安裝、使用技防產品、技防系統,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行為進行查處;
(八)對群眾舉報、投訴、或有關單位移交的違反《條例》行為進行查處;
(九)根據需要進行的其他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監督檢查;
第四章 監督檢查程序
第九條 公安技防管理部門進行監督檢查時,技防監督檢查人員不得少于兩人,應當著制式警服,并出示執法身份證件。
第十條 公安技防管理部門接到群眾的舉報、投訴,或者有關單位移交的案件應當在4個工作日內進行核查。情況屬實的,應當按照本規定進行處理。核查、處理情況應當及時告知舉報、投訴人;無法告知的,應當在《公共安全技術防范違法行為接報查處情況記錄》上注明。
公安技防管理部門接受技防違法行為的舉報、投訴及其他部門移交的案件,應當填寫《公共安全技術防范違法行為接報查處情況記錄》,對于屬于違反《條例》的行為應當受理。
第十一條 公安技防管理部門的檢查人員對本規定第五條第一項、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的和其他需要檢查前通知的情形,應當填寫《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檢查通知書》并送達被檢查單位(場所)。
第十二條 公安技防管理部門的檢查人員對本規定第五條第一項、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的地點(場所)進行檢查時,需填寫《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檢查證》并在檢查時出示。
第十三條 公安技防管理部門的檢查人員對本規定第五條所列的檢查對象進行檢查時,應填寫《公共安全技術防范檢查記錄》。檢查完畢后,應當由協助檢查人員或被檢查人閱后簽名(蓋章);對記錄內容有異議或者拒絕簽名的,監督檢查人員應當注明情況。
第十四條 公安技防管理部門在監督檢查時,發現有違反《條例》行為,能夠當場整改的,應當責令立即整改,不能夠當場整改的,應當責令限期整改。
第十五條 對于應當限期整改的,公安技防管理部門應當制作《責令限期整改通知書》,自檢查之日起4個工作日內送達。限期整改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合理整改期限和整改方式。涉及復雜或者疑難技術問題的,應當在確定前組織專家論證。組織專家論證的,可以延長10個工作日送達相應的通知書。在整改過程中,整改單位應當采取確保安全、防止事故發生的措施。
第十六條 公安技防管理部門應當自整改期滿次日起4個工作日內對整改情況進行復查,自復查結束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制作并送達《復查意見書》。
依據《條例》,對逾期不整改的,依法予以處罰。
第十七條 公安技防管理部門實施警告、罰款、沒收非法產品和違法所得等處罰時,應當依據《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作出處罰裁決,建立行政處罰案卷。
對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公安技防管理部門可以依照《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辦理。
第十八條 公安技防管理部門在監督檢查時,發現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移交刑偵部門按照《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辦理。
第十九條 公安技防管理部門必須嚴格按照《法律文書使用填寫說明》填寫依照本規定制發的法律文書,并按照規定程序簽發。
公安技防管理部門實施技防監督檢查的法律文書和記錄,應當統一存檔備查。
第二十條 公安技防管理部門及其人員在技防監督檢查工作中違反本規定,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尚不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給
予直接責任人員和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行政處分。
本規定自下發之日起施行。
內蒙古自治區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監督檢查法律文書(09版式樣)目錄
1.《公共安全技術防范違法行為接報查處情況記錄》
2.《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檢查通知書》及存根
3.《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檢查證》及存根
4.《公共安全技術防范檢查記錄》
5.《責令限期整改通知書》及存根
6.《復查意見書》及存根
7.《送達回執》及存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