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檢索: | 文章檢索: | ![]() |
黑辦發[2010]15號
各市(地)、縣(市)委和人民政府(行署),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單位:
經省委、省政府領導同志同意,現將《關于進一步推進安全技術防范建設的意見》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中共黑龍江省委辦公廳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一○年六月十八日
關于進一步推進安全技術防范建設的意見
為深入貫徹《中共黑龍江省委、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今后五年深化“平安龍江”建設的若干意見》(黑發【2007】18號)和《中共黑龍江省委辦公廳、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黑龍江省安全技術防范建設三年規劃〉的通知》(黑辦發【2007】1號)精神,充分發揮安全技術防范在加強社會管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確保人民群眾安居樂業、防范打擊違法犯罪、強化社會管理和重大活動安全保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現就進一步推進全省安全技術防范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
依托“平安龍江”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為著力點,以保障國家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出發點,組織動員全社會各方面力量,不斷拓寬安全技術防范建設與應用的領域和范圍,使安全技術防范工作在提升打防管控能力,打牢城鄉社會治安防控基礎,服務社會管理和經濟發展,提高處置應急突發事件和預防、發現、制止、打擊違法犯罪能力,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發揮新的更大的作用。
(二)工作目標
按照“政府領導,綜治領導、公安主導,社會參與,統籌兼顧”的思路,在落實三年規劃的基礎上,強力推進全省城市監控與報警系統建設,不斷擴大覆蓋面,推進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豐富技戰法,提高管控水平,構建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城市監控與報警系統;積極開展農村技防工作,加強對農村技防工作的組織領導,推廣適合農村和農民治安需求的安全防范技術和產品,初步形成以農村派出所和警務室為依托,多部門、多警種聯動,群眾積極廣泛參與的農村技防工作新格局。
1.通過3年的時間,全面完成市、縣公安局和派出所三級監控與報警平臺建設;監控點在現有基礎上翻3番,到2012年年底建成15萬個與公安機關聯網的監控報警點。
2.市、縣級監控報警控制中心2010年達標率70%以上,2011年達標率95%以上,2012年達標率100%。
3.派出所級監控報警中心(室)2010年達標率50%以上,2011年達標率80%以上,2012年達標率100%。
4.重要治安卡口安裝率2010年達到30%以上,2011年達到60%以上,2012年達到90%以上。
5.重點部位技防建設2010年完成本地方案設定的40%以上,2011年完成80%以上,2012年完成100%。
6.積極做好農村技防建設的宣傳發動工作,引導全社會廣泛參與農村技防工作,推進有條件的農村安裝使用技防設施。
二、重點工作任務
(一)監控報警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市、縣公安局和派出所三級監控報警中心(室)建設。監控中心要有完備的顯示、管理、控制和存儲設備,并能實現分級管理、優化存儲、按需應用和聯網調用。市、縣公安局和派出所三級監控報警中心(室)的視頻圖像信息系統在縱向上互連互通,在橫向上本級公安機關與同級社會視頻監控資源互相兼容。
(二)治安卡口系統建設。在城市等重要出口安裝智能卡口系統,實現城市多門落鎖,進行區域控制。通過智能卡口系統,完成對通過車輛的時間、地點、行駛速度、行駛方向以及車輛圖像、號牌、車輛駕駛室前排司乘人員的面部特征信息、裝載信息等進行有效抓拍;自動比對車牌信息,自動報警各類布控車輛,實現超速行車違法行為取證,根據不同權限對車輛通行記錄的數據進行查詢、檢索、布控、比對,并且能對前端設備進行遠程控制和管理;利用卡口車輛號牌識別系統提供的識別、比對、報警、處理功能,對捕獲到的過往車輛信息所提供的各類線索,進行關聯分析和綜合應用,有條件的要通過警用GIS地理信息子系統實現快速定位和調度警力;對公路運行車輛的構成、流量分布、違法情況進行常年不間斷自動記錄,為交通規劃、交通管理、道路養護提供重要的基礎和數據。
(三)重點部位技防建設。黨政機關重點要害部位,城區主要街道、城市主要路口、高速公路(收費站)出入口、機場、碼頭,公園、游樂場、運動場、廣場、校園、醫院、大型停車場、旅游景點,危險物品生產經營使用單位,文化娛樂場所,金融營業網點,賓館、旅店、典當行、汽車修理廠,加油站、加氣站,社區、居民住宅小區,公交車、長途客運車、武裝押運車的安全技術防范建設,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和補充。不斷提高安全技術防范設施的安裝率和覆蓋率,形成規模,確保滿足實際防范需求。
(四)農村技防建設。根據農村地域和治安狀況特點,結合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積極開展農村安全技術防范建設及應用工作。利用有線、無線聯網方式,采取視頻監控系統、多戶聯防設備、簡易報警系統等多種形式,推廣使用經濟適用、防范效果好的物防和技防設施,有效控制農村入室盜竊及盜竊農機具、電力設施和牛、羊等家畜案件,初步建成符合我省農村實際的安全技術防范系統。
三、科學規劃分步實施
(一)科學制定方案。各地要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以實際需求為導向,以有效應用為核心,以技術建設與工作機制的同步協調為保障,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技術防范建設實施方案,并上報主管部門審核。力求將安全技術防范建設納入本地城市建設、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建設、道路建設規劃以及重點建設項目的總體規劃。
(二)認真抓好實施。各市(地)、縣(市、區)要統一安排、分步實施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建設規則。對不同部位的安全技術防范建設監控點實行分層分類規劃建設,科學確定監控密度和監控點,做到有效覆蓋、合理布局,努力消除盲區。要最大限度地節約建設資金,建設中要注重資源整合,加強對已經建成的各行各業安全技術防范資源的整合聯網,特別是對關系國計民生部門和公共要害部位的監控資源,更要盡快實現資源的跨級、跨部門共享,使技防設施盡快形成規模效應,更好地為社會治安防控和社會管理服務。
(三)確保系統質量。要嚴格執行國家現行各類技術標準,嚴把建設質量關。對正在建設的系統,主管部門要靠前指導督促建設商按標準建設;對已經建成的系統,要委托法定檢驗部門進行檢測,對達不到標準要求的要責令限期整改,質量不合格的堅決不予驗收。要充分發揮已建技防設施的作用,通過強化系統應用推動安全技術防范建設,在確保重點要害部位安全、快速處置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或重大群體性事件能力、偵查破案、精確打擊各類犯罪活動、控制和震懾治安復雜地段違法犯罪、重大活動安全保衛、提高服務人民群眾和管理社會能力上充分發揮作用。
四、完善保障機制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把安全技術防范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強化保障,統籌協調,狠抓落實,形成“黨政統一領導、綜治督促指導、公安全力主抓、有關部門積極配合、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齊抓共建工作格局。同時要建立健全相應的領導機構,抽調精干人員負責建設,保證專業人員到崗到位。要建立科學的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確保各階段安全技術防范建設任務的順利完成。
(二)確保資金投入。通過政府投入、引導投資等多種措施,確保安全技術防范建設資金投入。各地政府要把應由同級政府承擔的建設項目列入地方財政預算,并加大對屬于政府承擔的建設項目列入地方財政預算,并加大對屬于政府事權范圍的公共點位的投入,保障已建安全技術防范系統所需的租賃、運行和維護費用。林業、農墾、鐵路等部門要按照國家關于“平安城市”建設和安全技術防范建設的有關規定安排建設專項資金。要堅持政府投入與社會投資并重的原則,積極利用社會資源,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資機制。組織領導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抓好內部區域的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建設,鼓勵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部分承擔本單位周邊區域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建設任務。宣傳引導群眾特別是中小型經營戶樹立“花錢買平安”的理念,積極安裝技防設施并廣泛應用,提高自身防范能力。
(三)完善管理機制。著眼于完善社會公共安全防控體系,著力抓好安全技術防范系統規章制度建設,逐步建立起長效機制。明確監控人員、處置人員和設備維護人員的職責任務,建立健全值班、臺帳、保密等規章制度,嚴明工作紀律,強化業務培訓,使各級各類監控系統人員熟練掌握實用技能,真正實現人機結合,發揮實戰效能。各類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必須確保在舉辦重大活動、執行大型保衛任務及處置突發事件時,使各級有關部門要實時掌握系統的運行狀況,發現問題要及時報備并通知相關維護部門予以修復。承擔建設任務的公共運營商要按照各級政府部門的要求,切實承擔起應用、維護、保障的職責。
(四)嚴格考核獎懲。省綜治辦對安全技術防范建設實行目標管理,要把安全技術防范建設列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年度考核體系,每年進行2次檢查,年底對市(地)、縣(市、區)完成指標情況進行綜合考評,對沒有完成任務指標的予以通報批評,安全技術防范建設不達標的單位不能被評為平安單位。2012年階段性工作完成后,將以適當方式對全省各地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